——看我市如何扎实开展电气焊作业专项整治
您现在的位置: > 首页 > 应急动态
去年安阳“11·21”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,市安委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专项整治以及“回头看”工作,坚持堵疏结合、强化宣传引导,重点整治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“十类违法违规行为”,严防类似事故发生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。
如今,成效如何?先来看一组数据:
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,我市焊工报名人数为926名;2023年1月1日至3月23日,我市焊工报名人数为1355名,同比增长46.3%。
这组数据背后充分体现出市委、市政府“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决心,以及各县(市、区)积极行动的成效和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强力执法的结果。
我市在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案例教训中发现,电气焊火灾事故成因绝大多数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,无证上岗、违规操作则是主要原因。因此,市安委办按照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、组织部长路红卫关于电气焊作业整治“四步法”(登记造册、公开公示、强化培训、引导使用)的工作要求,将摸清相关作业人员底数作为首要任务。结合小微企业安全生产“大起底、大排查、大整治”专项行动,全面摸排各县(市、区)电气焊作业人员底数,努力覆盖各行业、各区域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。制作《电气焊作业整治工作任务进度表》,将整治任务细化到方案制订、登记造册、公告公示、培训情况、引导使用等步骤,并明确了县(市、区)和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,同时建立微信工作群,每日在微信群里公示工作进度,了解工作动态。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各县区立即行动,均及时印发辖区整治工作方案,压实乡镇、部门、企业摸排责任。目前各县(市、区)摸排任务基本完成,均在各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、官方公众号进行了公开公示。截至目前,全市电气焊作业人员登记造册和公示4270人,开展集中培训25场,培训教育安全管理人员和持证电焊工2235人,发放和张贴《电气焊作业服务指南》1000份,《电气焊作业服务指导卡》500份。
各级安委办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电气焊作业整治内容,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电气焊的工作范围。市安委办利用“焦作应急管理视频号”推送6期电气焊作业短视频,利用“焦作应急管理公众号”推送4期以案警示电气焊违法案例。示范区应急管理局制作9个电气焊作业视频通过“安全示范区公众号”发布,并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给辖区企业,组织职工学习。武陟县应急管理局成立8个专项检查组,先后深入120余家小微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并制作发放《电气焊作业服务指导卡》,重点聚焦纺织、印刷、纸制品等行业企业的火灾重点部位和劳动型密集场所开展抽查,查处涉及电气焊方面各类隐患37条,停产停业整顿1家,立案处罚2家,罚款5.1万元。马村区应急管理局针对企业职工不同时间段在岗的情况,安排专家多场次多场景培训,结合企业实际,为企业量身打造培训内容,明确培训重点,目前已组织培训3场,参与培训260余人,近期还将继续组织3场培训,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实现全覆盖。
在专项整治中发现,电气焊作业培训各地差异大、部分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低等因素,造成了已取证人员安全素质不一、安全技能差、习惯性违章作业等问题。市委办对强化企业、持证人员以及新取证人员培训提出了具体要求,督促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中心增加理论考场和实操考试设备,优化考试流程,增加考试频次,保证考生随约随考,对发现无证上岗的行为实行顶格处罚,并纳入惩戒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曝光,坚决杜绝无证上岗、违规操作等违法行为发生。
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,需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。”市安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今后将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,在巩固前期整治成效的基础上,总结各县(市、区)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做好科技赋能,建立长效机制,真正做到强化监管和堵疏结合“两手抓都要、两手都要硬”,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
记者 贾定兴
![]() |